Money

我生来不是为了跟随别人麻木的脚印走完一生。我的存在是为了惊扰、撼动、缓和那些不可战胜的人,那些活着而双眼被蒙蔽的人,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能被最富有激情,最好的东西唤醒并带走。 ——Isabelle Adjani

导与演——恭贺女神65岁芳辰

好的电影是诸多优秀元素的集合体,好导演、好剧本、好演员……每一个元素可以稍弱,但绝不能缺失。但纵观女神阿佳妮的电影年表,一个公认演技精湛的演员,却很少和那些公认优秀的导演合作。

1973年初出茅庐的阿佳妮被克洛德·皮诺托选中,拍摄了《耳光》,这位后来拍出了《初吻》两部曲的导演,证明了自己是法国最懂得拍摄青春期美少女的导演。同样是中学女生情窦初开的故事,同样有个法式父亲,同样有着纯真得无以复加的女主角,但阿佳妮的演技却稳稳的力压后辈苏菲玛索一头。如果说苏菲玛索靠的是她的青春美貌叫人陷落,那阿佳妮则是靠她对角色的深刻体悟叫人沉醉。最终,那一记耳光打得法国观众纷纷落泪,法国影坛也迎来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。

也许是阿佳妮在《耳光》中的表演,也许是她在法兰西剧院的精彩表现,吸引来了特吕弗的青睐。这位导演写下一封封的书信,只为了说服那个年仅20岁的女演员扮演阿黛尔·雨果。他说:“除了让娜·莫罗之外,我没有如此迫切的愿望用胶片去定格一张脸。”让娜·莫罗之于特吕弗,可是终身缪斯般的存在,但他毫不吝惜笔墨充满热情地力邀阿佳妮演出。于是,阿佳妮在Halifax寒风凛冽的海角直视着摄像机,道出:“千山万水、千山万水,能不顾一切与你相会的,只有我!”让人不禁感慨,承受住如此炽热目光的摄像机镜头不是疯了,就是碎了。

《阿黛尔雨果的故事》带来了一个珍贵的奥斯卡提名,也带来了名导们的橄榄枝。彼时已经拍出了《水中刀》和《罗斯玛丽的婴儿》的罗曼·波兰斯基亲自上阵担纲男主,与阿佳妮合作了《怪房客》;而还有3年才能拍出《陆上行舟》的赫尔佐格则让母亲是德国人的阿佳妮讲起了一口德语,与《诺斯费拉图》共舞;就连最擅长拍英式古典风的詹姆斯·伊沃里都被阿佳妮的古典气息迷住,移师巴黎,来奏响一段感情的《四重奏》。

看似名导不少,但是和阿佳妮的精湛演技相比,本应有更多更多这样的机会才对。

可是阿佳妮是个随性而至的人,并不盲目追求导演的名气。

可是阿佳妮是个脾气火爆的人,一言不合就摔门而出,离开剧组。

可是法国电影能吸引来的名导较之好莱坞少得太多太多。

可是世界上总是有如此多的“可是”……

所以,便有了安德烈·祖拉斯基三顾茅庐而阿佳妮始终婉拒,若不是布鲁诺·努坦作为阿佳妮当时的男朋友力劝,也许我们就看不到这个世界上最歇斯底里的表演了。

所以,便有了吕克贝松分出了一生要拍电影的十分之一,还有一部音乐MV,让阿佳妮甘愿出演《地下铁》里那个摇滚气息极重的女主角。

所以,便有了帕特里斯·夏侯几乎倾尽全力打造的法国中世纪宫廷大剧,而那个众星捧月的对象,只能是阿佳妮饰演的《玛戈王后》。

没能和更多的名导合作,对于阿佳妮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吗?

也许。

但反过来想,这何尝不是其他名导的损失呢?

毕竟,阿佳妮用她这么多年精湛的演技一再证明了,她脱离了名导依然能够亮眼的表现,而真正优秀的演员可以拍烂片,但绝没有烂演技。

因为,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女演员,一种是阿佳妮,另一种是其他女演员。

祝女神65岁生日快乐!身体健康!平安喜乐!

每日一句阿佳妮:“我以自己的节奏工作而且我的时间并不只是用来构建我的事业……有很长时间我允许自己休息。这种胆量每一次都令他人惊愕。”

Ps:原本打算打开移动硬盘找一部没看过的女神的影片,泡上一杯茶,静静地欣赏一个下午,再写一篇影评代为庆生。女神的影片就像是一个宝库,我总是想看又不敢全看,仿佛在一览无遗之后,迎来了刹那愉悦,但旋即心头涌起的却会是莫名的怅然若失——女神下一部影片又要等到何年何月呢?所以我总是将女神的影片存着,一点一点地看,就像小孩子拿到了最爱的糖果,每次馋起来就舔一舔,再珍而重之地收起来。

可万万没想到,我用来藏糖果的盒子在最关键的时刻竟然打不开了,于是我只能一边等着数据恢复,一边回味着心中留下的甜丝丝的味道,敲下这些文字。

评论
热度(3)

© Money | Powered by LOFTER